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6-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介紹

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介紹 正文

【歷史回眸】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為1904年創建的京師大學堂博物科,至今已有116年連續的辦學歷史。1939年,國立西北師范學院設博物系,1951年改建為生物系。1958年,教育部批準成立植物分類研究室,1980年改建為植物研究所。2000年,成立生命科學學院。中國植物分類學奠基人孔憲武先生在生物系、植物所的創建和發展中做出了卓越貢獻。2020年,為促進學院各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曹福亮教授為我院雙聘院士。


【學院機構】學院現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制藥工程3個教學系,1個甘肅省生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內設植物學、動物與生態學、旱區微生物資源與技術、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西北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等5個研究所。學院建設有甘肅省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甘肅省科技廳主管)、甘肅省特色農產品高值化利用工程實驗室(甘肅省發改委主管)、西北特色農產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甘肅省科技廳主管)3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學院是西北師范大學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的主建學院之一。
 
【學科專業】學院現有生物學、生態學2個甘肅省重點學科,與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共建甘肅省特色學科——“寒旱區地理生態與資源學科群”。現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在植物學、動物學、發育生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資源生物學等學科方向招收培養學術型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在職業技術教育(農林牧漁領域)專業碩士學位點招收培養全日制中職教育碩士。現有生物科學(2020年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生物技術和制藥工程(甘肅省雙創教育試點專業)三個本科專業。
 
【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7人,其中專任教師56人、實驗系列教師11人、行政管理人員10人,專任教師中教授20人、副教授28人,51人具有博士學位;有博士生導師7人(雙聘博導2人),碩士生導師46人;學院有國家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10人(含退休專家),甘肅省優秀專家1人,5人入選甘肅省“555”(“333”)科技創新人才工程,4人入選2009年甘肅省一、二層次領軍人才,6人獲得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1人獲第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提名獎,1人獲第四屆“新世紀巾幗發明家”創新獎,2人被評為甘肅省師德標兵,1人入選甘肅省青年飛天學者,3人被評為西北師大“教學名師”;20余位專任教師在全國性和省級學術團體中兼任理事長、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等職務。
 
【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是學院辦學的第一要務。學院開辦的生物科學本科專業2009年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2020年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制藥工程專業為甘肅省創新創業教育試點改革專業。建設有《人體科學》、《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為省級精品課程,《動物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實驗》《藥物化學》、《微生物學》、《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和《發育生物學》等10門校級精品課程,《生物化學(Biochemistry) 》為校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有人體科學省級教學團隊,植物生物學、人體科學、微生物學三個校級教學團隊。
學院非常重視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建立了本科生導師制,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導師科研項目和學校學術科研資助項目。近五年來,本科學生共完成100余份研究報告,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余篇;有150多項科研成果申報參加了學校、甘肅省和全國“挑戰杯”競賽,獲得國家級獎勵5項、省級獎勵30余項,學院是全校唯一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中連續八屆都獲獎的學院。牛天水同學獲第六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李凱同學獲第十屆李政道獎學金,賈蓉同學勇奪2015年西北地區師范生教學大賽桂冠。學生考研率、英語四六級通過率和就業率在全校領先,近年來每屆畢業生有60余人考取“985”、“211”等院校的研究生。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學霸宿舍”、“學霸班級”被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廣泛報道。學院多次獲學校“本科教學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學院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現分布在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如美國蒙山都生物技術公司的李常寶、呂海生,美國紐約大學的頡東旭,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王新平、俞發宏、熊煜青,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周興金,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會成,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賀超英研究員、郭亞龍研究員,蘭州大學王鎖民教授、侯歲穩教授、趙志剛教授,甘肅省林業優秀專家何麗霞研究員等杰出校友,都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優異成績。
 
【科學研究】學院歷來十分重視科學研究工作,在生物多樣性研究和生物資源開發利用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研究成果《高烏甲素鎮疼藥》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學院教師參與編寫《中國植物志》、《高等植物圖鑒》、《西藏植物志》、《Flora of China》等著作,其中參編成果《中國植物志》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近五年來,專任教師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資源普查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甘肅省重點研發項目等科研項目100余項,累計批準科研經費4000余萬元。
   近五年,發表學術論文近600余篇,其中在Mol Plant Pathol、BMC Plant Biology、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Plant Growth Regul、Ecotox Environ Safe、Mol Endocrinol、Horm Behav、J Electroanal Chem、Biomater Sci、Food Chem Toxicol、Food Hydrocolloids、Carbohyd Polym、Int J Biol Macromol、Sci China、生態學報、植物生態學報、中國環境科學、微生物學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等權威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10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80余篇;主編或參編《世界藜科植物新分類系統(英文版)》(科學出版社)、《生態系統生態學》(科學出版社)、《生物電化學》(化學工業出版社)、《甘肅太統—崆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型真菌圖鑒》、《甘肅太統—崆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維管植物和脊椎動物多樣性與保護》等專著及教材10余部、授權國家技術發明專利20余件件;獲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廳局級科技獎勵10余項。
 
【辦學條件】學院自2012年搬遷至新校區后,教學科研硬件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學院現有實驗室、辦公建筑面積15000平方米,現有2500余臺(件)總價值4000余萬元的專用儀器設備,館藏各類動物、植物標本20余萬份。除建設有生物學中心實驗室和甘肅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中心公共科研平臺外,還建有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資源生物學等學科方向的專業研究室40余間;已建成14個本科教學實驗室,其中4個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細胞與發育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實驗室、制藥工程實驗室、藥物化學實驗室);與化工學院、地環學院協同共建甘肅省生物電化學與環境分析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濕地資源保護與產業開發工程研究中心、風沙危害區生態修復與沙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創新平臺;學校和學院館藏圖書期刊和購置的電子數據庫齊全,各類支撐條件較完善。
 
【前景展望】回首過去,生科人一步一個腳印書寫著歷史。展望未來,生命科學學院正秉承百年學府的辦學精神和優良傳統,高舉新師范教育大旗,堅持“知行合一、立德樹人”的育人根本,把傳承特色與創新改革、教書育人與科學研究、自身發展與服務社會有機融合,全面貫徹落實西北師范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動方案,協同推進“七高一體系”高水平大學建設的“路線圖”和“施工圖”,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人才培養為根本、隊伍建設為核心、條件建設為支撐、制度建設為保障、深化改革為動力,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相統一,努力將生命科學學院建設成為西北地區培養生物學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搖籃、生命科學研究與產業服務的高地,為我國西北地區的生物教育事業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更多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和符合行業產業需求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
西北師范大學

添加西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北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師范大學報錄比、西北師范大學考研群、西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西北師范大學考研真題、西北師范大學專業目錄、西北師范大學排名、西北師范大學保研、西北師范大學公眾號、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sacvlig.cn/xibe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262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