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導師:李培振

發布時間:2021-10-0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導師:李培振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導師:李培振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導師:李培振 正文



?個人簡介
李培振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土木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專業:結構工程
籍貫:山東臨沂
出生年月:1975年02月
聯系電話:021-65986186
郵箱:lipeizh@tongji.edu.cn
通訊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同濟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
郵政編碼:200092

?主要經歷
1992.09-1996.07,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本科生
1996.09-1999.04,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9.09-2002.12,同濟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結構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
2003.01-2006.06,同濟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講師
2006.07-現在,同濟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2007.10-2008.10,由國家留學基金委贊助,赴美國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美國南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導師:Prof.J.P.Bardet。
2012.04-現在,同濟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2013.01-現在,同濟大學,土木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獲獎情況
1.博士期間曾獲得“日本松尾獎學金”、“光華獎學金”、“同濟大學三好學生”、“同濟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等獎項。
2.“結構抗震防災新理論新技術研究”(排名12)獲2005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3.JAABE Best Paper Award 2002-2003, Journal of Asi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亞洲建筑與建設工程雜志2002-2003年度優秀論文獎,中、日、韓三國建筑學會頒布。
4.入選2005年度同濟大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
5.入選同濟大學2005年度“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出國研修項目候選人。
6.獲得上海市2005年度優秀博士論文稱號。
7.獲同濟大學2006年度本科畢業設計優秀指導教師。
8.獲同濟大學2006年度優秀青年教師。
9.獲2007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稱號(A類)。
10.2013年3月獲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第一屆“我心目中的好導師”。

?主要工作及項目
1.土與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研究。
2.大型復雜結構靜、動力計算分析。
3.結構性能鑒定、結構設計和結構加固設計。
4.房屋質量檢測、工程抗震鑒定。
5.高層及超高層建筑抗震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項目
1.2004.1-2004.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可液化地基與結構相互作用的振動臺試驗及分析”(50308018)。
2.2006.1-2008.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液化場地樁-土高層結構相互作用的振動臺試驗及分析”(50578124)。
3.2012.1-2015.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考慮相鄰結構—樁—土相互作用影響的高層建筑振動臺試驗及分析”(51178349)。
4.2004.01-2005.12,主持同濟大學工科科技發展基金“可液化地基與結構相互作用的振動臺試驗及分析”。
5.2007.09-2009.09,主持“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07QA14054),“液化場地土-樁-高層建筑結構相互作用的振動臺試驗及分析”。
6.2009.01-2012.12,作為第二負責人主持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課題“震損建筑的抗震鑒定加固關鍵技術研究”(2009BAJ28B02)。
7.2010.01-2012.12,主持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軟弱地基上相鄰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相關性能研究”(SLDRCE09-B-09)。
8.2010.01-2011.12,主持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液化場地土—樁—高層建筑動力相互作用的參數識別及計算分析”。
9.2012.1-2014.12,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村鎮建筑抗震防災研究與示范”。
10.1996.10-1999.3,參加中美地震合作研究項目“鋼筋混凝土框架鑒定與加固的專家系統的研制”,承擔程序開發任務。
11.1999.9-2002.12,參加呂西林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結構與地基相互作用的振動臺試驗與分析研究”(資助號:59823002),承擔振動臺試驗及計算機分析工作。
12.2001.1-2004.12,參加呂西林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項目“防災工程學”(資助號:50025821),承擔土-結構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及計算機分析工作。
13.2001.1-2004.12,參加呂西林教授主持的上海市重點學科項目——復雜體系高層混凝土結構抗震研究,承擔土-結構動力相互作用方向的研究工作。
14.2005.10,參加蔣通教授負責“同濟大學本科優質課程建設項目-建筑結構抗震”,負責英文教程的準備工作。
15.2006.11-2009.12,參加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復雜結構振動臺試驗技術研究(2006BAJ13B01)”。
16.2007.09-2012.12,參加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壞與控制――城市多齡期建筑的地震破壞過程與倒塌機制”(2007CB714202)。
17.2008.01-2010.12,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于位移的地震損傷控制設計研究”(50708081)。
18.2009.01-2012.12,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強地震作用下超高層建筑損傷機理及破壞全過程研究”(90815029)。
19.2010.01-2012.12,參加中國工程院咨詢研究項目“汶川地震工程破壞與對策”。
20.2013.1-2017.12,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可恢復功能超高層建筑結構及其抗震性能化設計研究”(項目編號51261120377)
21.2004-2009.12,土木工程防災國家創新研究群體成員。
22.2003.1-至今,長江學者特聘教師-呂西林教師學術梯隊成員。
23.2009.01-至今,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成員。

?主要工程項目
1.主持上海市大連路隧道內支架設計、連接通道冰凍法施工受力計算分析工作。
2.主持上海市焦化廠某廠房抗震加固設計工作。
3.主持威海市蘭星花園2號樓設計工作。
4.主持中奧電子廠房加固設計。
5.主持廣東東莞安姆科容器(國際)有限公司二層廠房樓板振動檢測項目。
6.主持上海市浦東新區楊思電影院房屋檢測。
7.主持上海市陽光水景城轉換層節點非線性有限元計算。
8.主持上海市長寧區錦珂塑膠科技有限公司辦公樓房屋檢測。
9.主持上海市嘉定區吉鎮路450弄金蓮坊小區房屋檢測。
10.主持上海市曲陽路910號原八一電影機械廠辦公樓、廠房鑒定。
11.主持上海船廠浦西分廠工會大樓房屋質量檢測。
12.主持上海市天津路50號房屋質量檢測。
13.主持上海電機廠超速試驗室及重機車間廠房房屋質量檢測。
14.主持寧波銀行上海靜安分行大樓房屋質量檢測。
15.主持上海市永和路201號房屋抗震鑒定。
16.主持上海市東靖路626弄1幢和2幢房屋質量檢測。
17.主持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宿舍樓房屋質量檢測。
18.主持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上??贵w中心項目抗震鑒定。
19.主持上海市楊浦區部分中小學校舍抗震鑒定。
20.主持上海市四川北路71號德鄰公寓抗震鑒定。
21.主持上海市三魯公路718弄房屋抗震鑒定。
22.主持上海市四平路421弄101-106號房屋完損狀況檢測。
23.主持上海市嘉定封浜小學、江橋小學抗震鑒定。
24.主持上海市場東路333弄50號別墅檢測。
25.主持上海市虹口區歐陽路196號房屋抗震鑒定。
26.主持上海市李冰路399號三萬升規??贵w藥物制備生產線項目建筑抗震鑒定。
27.主持上海市虹口區歐陽路196號14號房屋抗震鑒定。
28.主持上海浦東行泰路150號銀杏苑4、5號樓房屋質量檢測。
29.主持上海市虹口區歐陽路196號21-23號房屋抗震鑒定。
30.主持上海市靜安區三和花園幼兒園房屋抗震鑒定。
31.主持華東政法大學20號樓、原司法鑒定中心辦公樓房屋質量檢測。
32.主持寧波貝家巷杜宅房屋質量檢測。
33.主持華東政法大學華誼樓房屋承重技術咨詢。
34.主持復旦大學楓林校區西6號樓房屋質量檢測。
35.主持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路面交通荷載引起的環境振動數值計算分析。
36.主持上海中信國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三萬升規??贵w藥物制備生產線項目建筑抗震鑒定。
37.主持上海李冰路301號03樓西部項目抗震鑒定。
38.主持信陽富地燃氣有限公司辦公室房屋質量檢測。
39.主持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印務中心廠房設備框架抗震鑒定。
40.主持上海市電力公司物資供應公司閘殷路倉庫房屋質量檢測。
41.主持上海市電力公司物資供應公司泰聯路4號班組樓房屋質量檢測。
42.主持業輝路555弄38號房屋質量檢測。
43.主持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校區老專家樓房屋質量檢測。
44.主持上海車市商業中心施工影響房屋質量檢測。
45.主持海南皇冠濱海溫泉酒店房屋質量檢測。
46.參加上海世茂國際廣場振動臺試驗及抗震計算工作。
47.參加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抗震計算工作。
48.參加上海民生銀行抗震鑒定計算工作。
49.參加上海外灘第一高樓光明大廈抗震鑒定工作。
50.參加上海盧灣區107地塊復雜高層建筑抗震計算工作。
51.參加上海市曲陽生活購物中心抗震鑒定工作。
52.參加中國航海博物館工程抗震有限元分析。
53.參加浙江聯誠科技廠房鑒定、加固設計工作。
54.參加上海寶鋼吊車梁摩擦力試驗。
55.參加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設置阻尼器后結構抗震性能計算。
56.參加上海新鴻基大廈南塔樓抗震性能計算。
57.參加上海電機廠檔案館房屋質量檢測。
58.參加世界第一高樓上海中心(高度632m)抗震計算分析。
59.參加楊浦區紫荊廣場房屋質量檢測。

?主編及參編的著作
1.參加呂西林教授主持“《建筑結構抗震》課程英語教學試點”項目,參編英文教材的第2章和第8章。
2.專著:呂西林著,復雜高層建筑結構抗震理論與應用.科學出版社,2007.9.李培振參與編寫第7章,高層建筑結構—樁—土動力相互作用體系的理論與應用,pp463-579

?公開發表的論文
1.李培振,毛國成,何志軍等.鋼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加固設計人機交互程序的開發.結構工程師,1999,51(增刊):59-64
2.何志軍,王金國,李培振等.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鑒定驗算人機交互程序的開發.結構工程師,1999,51(增刊):54-58
3.李培振,何志軍,殷杰,楊曉明,王新堂,張連德.R.C.框架抗震鑒定與加固可視化程序的開發.工業建筑,2001,31(10):68-71
4.殷杰,蔣永生,李培振,王新堂,胡巖.R.C.框架梁抗震鑒定與加固可視化程序的開發.東南大學學報,2001,31(5):58-61
5.陳躍慶,呂西林,李培振,陳波,胡質理.分層土-基礎-高層框架結構相互作用體系振動臺模型試驗研究.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1,21(3):104-112
6.李培振,陳波,呂西林,陳躍慶.SSI體系振動臺試驗中土體邊界條件模擬方法和計算機分析.結構工程師,2001,59(增刊):84-89
7.李培振,呂西林,陳波,陳躍慶.均勻土-箱基―結構相互作用體系的計算分析.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2,24(5):115-121
8.李培振,呂西林,陳波,陳躍慶.分層土-箱基―高層框架結構相互作用體系的計算分析.新世紀地震工程與防震減災學術研討會議.北京,2002.10
9.陳波,呂西林,李培振,陳躍慶.用ANSYS模擬結構—地基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的建模方法.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2,22(1):126-131
10.Bo Chen, Xinlin Lu, Peizhen Li. Modeling of dyna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by ANSYS program. 2nd Canadian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Geotechnique, Canada, 2002.4, 21-26
11.陳波,呂西林,李培振,陳躍慶.均勻土-樁基-結構相互作用體系的計算分析.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2,22(3):91-99
12.陳躍慶,呂西林,李培振,陳波.結構-地基相互作用體系動力特性參數的簡化計算方法.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3,23(1):71-77
13.張之穎,呂西林,陳躍慶,陳波,李培振.粘性土覆蓋層下土中超孔隙水壓力的動力試驗研究.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22(1):131-136(EI收錄)
14.呂西林,李培振,陳躍慶.12層鋼筋混凝土標準框架振動臺模型試驗的完整數據.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振動臺試驗室,2004.1
15.李培振,呂西林.考慮土-結構相互作用的高層建筑抗震分析.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4,24(3):130-138
16.龔治國,呂西林,盧文勝,李培振,楊松,趙斌.混合結構體系高層建筑模擬地震振動臺試驗研究.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4,24(4):99-105
17.呂西林,李杰,李建中,李培振.大型土木工程抗震與性態控制研究,建筑、環境與土木工程學科發展戰略研討會研究報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05.4
18.李培振,呂西林,宋和平.考慮地基土液化影響的高層建筑地震反應分析.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5,25(2):141-149
19.李培振,陳躍慶,呂西林,陳波.較硬分層土-樁基-結構相互作用體系振動臺試驗.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3):307-313(EI收錄)
20.陳躍慶,呂西林,李培振,陳波.不同土性的地基-結構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模型試驗對比研究.土木工程學報.2006,39(5):57-64(EI收錄)
21.Xilin Lu, Peizhen Li, Bo Chen, and Yueqing Chen,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dynamic layered soil–pile–structure interaction system.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05, 42(3): 742-751(SCI、EI、ISTP收錄)
22.李培振.結構-地基動力相互作用體系的振動臺試驗及計算模擬分析(同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12
23.楊曉明,王新堂,李培振,張連德.鋼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加固人機交互程序的開發與研究.工業建筑,2004,34(11):75-77
24.陳躍慶,呂西林,侯建國,李培振.不同土性地基中地震波傳遞的振動臺模型試驗研究.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5,38(2):49-53
25.陳躍慶,呂西林,李培振,候建國.不同土性的地基-結構動力相互作用下樁基礎的動力反應.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5,38(4):55-55
26.陳躍慶,呂西林,李培振,侯建國.不同土性的SSI對基底地震動的影響.2005,38(3):63-68
27.李培振,呂西林,陳躍慶.地基-基礎-支護結構-上部結構動力相互作用體系的計算分析研究.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32(3):88-94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佳信删W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同濟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同濟大學考研分數線、同濟大學報錄比、同濟大學考研群、同濟大學學姐微信、同濟大學考研真題、同濟大學專業目錄、同濟大學排名、同濟大學保研、同濟大學公眾號、同濟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同濟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同濟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同濟大學

本文來源:http://m.sacvlig.cn/tongjidaxue/daoshi_48873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