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化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3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沈陽化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簡介

沈陽化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沈陽化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簡介 正文

計算機學科介紹

作者: 時間:2020-05-04 點擊數: 730
本學科從1995 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學科前身為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方向。2003 年9 月獲得計算機應用技術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 年1 月獲得計算機軟件與理論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 年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近幾年,與英國德蒙福特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經過二十多年的投入和建設,本學科規模和水平不斷擴大和提高,已形成一批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科研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為研究生培養教育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本學科已累計為社會培養了百余名碩士畢業生,分別就職于全國各地的政府部門、科研院校,國有和私營企業,并在工作中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和好評。


學科定位及目標:


本學科發展定位為計算機信息技術與工業企業領域相結合,重點立足于研究化工過程中的計算機技術問題,著重培養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堅持貫徹“立足信息、面向行業應用、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辦學指導思想。使其成為化工領域高級信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化工企業智能決策、化工流程軟件、工業物聯網等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化工特色和優勢,在智能控制、數據挖掘、分布式計算與傳感器網絡、計算機軟件與理論以及信息處理與模式識別等領域形成了穩定發展的研究方向。為地方經濟服務、為化工企業服務、為各個學科、領域提供信息化和智能化核心技術支持和高層次信息技術人才培養是本學科的任務和目標。


特色與優勢:


廣泛的應用領域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特點,與其它學科相互交叉、融合,利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其他學科理論和技術難題則是該學科的發展趨勢。本學科屬于沈陽化工大學重點培養學科,與工業領域,特別是化工生產過程緊密結合是本學科的特色和優勢。1)面向應用的軟件開發與理論研究。面向化工企業和化工生產過程開發應用和仿真軟件,并為化工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支持;2)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將模式識別技術應用于智能檢測和控制中,如產品質量檢測、廢棄彈藥分類檢測、車量檢測等。研究嵌入式技術,設計開發多種智能儀表。結合自身的科研成果,幫助企業進行智能儀表設計、開發和生產。3)工業無線網絡研究:研究工業無線網絡協議。重點研究工業網絡環境下的軟件可靠性、安全性的問題。


本一級學科涵蓋“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三個二級學科。其中,計算機系統結構二級學科主要研究計算機工業控制系統中軟件與硬件的功能匹配,確定軟件與硬件界面;研究計算機系統各組成部分功能、結構以及相互協作方式。目標是合理地把工業過程中各種部件和設備組成計算機控制系統,與計算機軟件配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高性能計算、嵌入式系統、分布式存儲系統。主要學科帶頭人包括高巍、溫靜馨、任子真等。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側重研究化工企業各層次軟件設計開發技術和信息分析技術。目標是使工業企業用戶,特別是化工企業能夠高效便捷地使用計算系統資源管理企業。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工業過程仿真、模擬、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網絡操作系統與云計算、軟件集成與服務計算等。主要學科帶頭人包括陳未如、李瑞芳、劉俊等。計算機應用技術主要研究計算機在各領域信息系統應用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共性技術和方法。目標是在應用領域充分發揮計算機自動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生產效率,促進工業企業更好發展。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模式識別、智能決策、傳感器網絡及工業物聯網等。主要學科帶頭人包括逄玉俊、王軍、李莉等。


國內外影響:
本學科師資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研究生導師中教授6 人(其中二級教授1 人,三級教授1 人),副教授17 人,遼寧省教學名師1 人,省“百千萬人計劃”千層次人才1 人。2012 年以來,承擔國家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重點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40 余項,每年平均科研經費近200 萬元;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200 余篇,被SCI、EI 及ISTP 檢索收錄50 余篇。申請國家專利、軟件著作權30 余項。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 項,遼寧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 項,遼寧省精品課3 門。本學科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與國外高校共同從事數據挖掘與應用、安全性評估等研究。同時聯合培養博士生,已畢業博士2 人。另外,本學科面向國際招收和培養學生,目前已培養來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加納等國家的碩士畢業生3 人,在讀3 人。
 

沈陽工業大學

添加沈陽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沈陽工業大學大學考研分數線、沈陽工業大學報錄比、沈陽工業大學考研群、沈陽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沈陽工業大學考研真題、沈陽工業大學專業目錄、沈陽工業大學排名、沈陽工業大學保研、沈陽工業大學公眾號、沈陽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沈陽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沈陽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sacvlig.cn/shenyanggongyedaxue/yanjiushengyuan_30657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