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科介紹

發布時間:2020-05-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科介紹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科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科介紹 正文

一、學科概況
運動人體科學學科是體育學四個二級學科的支柱,是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與社會體育四個本科專業發展的根基。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科始建于1958年,具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該學科已成為山西師范大學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科研優勢學科,擁有一支由體育學、醫學、中醫學和生物學等多學科專業人員組成的教師隊伍,知識與年齡結構合理,職稱與學歷層次較高。現有專職教師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師4人,獲博士學位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茖W研究能力、教學與實驗條件在全國同類院校中擁有較強優勢。進10年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在《體育科學》發表學士論文10篇,在《中國運動醫學雜志》發表學士論文12篇,11篇學術論文被奧運會科學大會、世界運動醫學大會、泛亞洲體育科學大會等國際學術會議錄用。完成省部級研究課題14項,獲省部級獎勵6項。主要研究方向有體質學研究、運動技能與評價、體療康復研究、運動食品與營養。  
二、學科優勢與特色
1.運動延緩衰老研究。衰老是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發的必然過程,表現為結構和機能衰退,適應性和抵抗力減退,適量運動能夠明顯地延緩衰老的進程,顯著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該研究方向的梯隊成員在喬玉成教授的帶領下,先后承擔了有氧運動抗衰老機制研究等5項研究課題,在研究內容上具有鮮明特色,其研究成果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2.中醫藥抗運動性疲勞研究。圍繞運動性疲勞的產生和體能的恢復,喬玉成教授、張海潮教授、王明明博士等完成了“五子壯陽湯”、“三寶膠囊”、“益氣扶陽合劑”等中藥制劑延緩運動性疲勞的研究課題;盧向陽副教師等完成了點按第二掌骨側心穴對心功能的影響的研究課題。在抗運動性疲勞研究領域,探索出了一條可喜的發展之路。  
3.運動損傷康復研究。在運動損傷應用研究中,根據易損傷部位與運動項目技術特點的相關性,研發了療效顯著的治療康復手段。慈玉林教授,喬玉成教授、王明明博士、張紅娟和莊文杰老師等分別采用針灸、按摩、太極云手、斜面站樁、中藥熏洗及中華傳統養生術等方法治療康復各種運動損傷2600多例,李海偉博士完成了“恒強旋轉磁場對運動性貧血大鼠骨髓紅系增生的作用研究,系列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運動醫學雜志》、《中國體育科技》等期刊,引起了較大反響,彰顯出“醫體結合”的優勢和學科特色。  
4.體質監測和全民健身研究。有效的體質監測是順利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有力保障。在該研究領域,喬玉成教授、陳樂琴博士完成了“中老年人體成分特征與其骨礦含量”等研究課題;王向東教授承擔了“葉黃素植物資源開發及提純技術研究”課題,并嘗試應用于運動實踐,開發了“元寶楓神經酸口服液”等運動營養補劑。這些成果為科學健身提供了實踐依據,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三、學科未來發展
在“十三五”期間,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將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具有發展潛力的運動人體科學學科予以重點支持。進一步加強梯隊建設,積極扶持、培養和引進人才,加強與國際國內學術組織和重點實驗室的交流合作,使學科團隊更具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規劃完善實驗設施,創造良好的科研條件;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優化學科資源,集中優勢力量主攻前沿課題和應用研究,使本學科的結構和布局更加合理,學科優勢和特色更加突出。  
山西師范大學

添加山西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西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山西師范大學報錄比、山西師范大學考研群、山西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山西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山西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山西師范大學排名、山西師范大學保研、山西師范大學公眾號、山西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西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西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sacvlig.cn/shanx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0255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