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范大學民俗學考研難嗎
很多考生在準備廣西師范大學民俗學考研難嗎?是考研報考的時候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好嗎?適合我嗎?對我以后的人生和職業會有幫助嗎?考生在準備廣西師范大學民俗學專業考研的時候產生這樣的疑問是十分正常的。【手機訪問】
但是考生應當明確的一點是,不論是哪一個專業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絕對的好與不好的評價標準。別人適合的專業不一定適合自己,需要考生對廣西師范大學民俗學好不好、未來發展方向與考生自己的本科專業、興趣愛好以及未來發展規劃進行結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認真對待考研的專業選擇問題,不要因一時沖動或是盲目聽取別人的意見而草率決定,往往會在備考期間十分痛苦。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考生獲取相關有關民俗學信息的途徑有很多,廣西師范大學怎么樣,學校研究生官方網站會列出詳細的招生簡章、考試內容、參考書目、歷年分數線以及報錄比等重要數據,考生可以根據這些內容進行選擇;可以咨詢廣西師范大學民俗學專業的師兄師姐,獲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例如考研網、考研論壇等信息來源。
另外,需要詳細了解民俗學的考研情況的同學,可以點擊右側免費資源我們的學姐,幫你解答報考院校的詳細問題。
廣西師范大學民俗學好不好,可以從專業排名來判斷,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該學科考研難度的大小,包括近幾年內該學科全國排名的變化程度。有的專業所在的學校在學校排名系統中并沒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該學科在全國范圍內有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專業所在的學校屬于全國知名學府,但是該專業在全國范圍內并不出名。如果學科與學校在全國均有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該學科屬于熱門學科,考研的競爭力會相對較大。考生在選擇報考民俗學之前應當對其全國排名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將學科與學校的排名都納入考慮的范圍之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每年會頒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對除軍事學門類外的全部81個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水平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專業排名,專業排名可以從中檢索到。 相對來說,民俗學的排名還是相當樂觀,是一個具有潛力和發展前途的學科。廣西師范大學民俗學中提供了有關廣西師范大學民俗學好不好的全面而詳細的資料,歡迎考生前往查閱。

廣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民俗學專業介紹
一、學科概況及現有基礎廣西師院開展民俗學科研究工作歷史悠久,早在1985年7月即成立了“廣西師范學院民族民間文學研究室”,1997年9月改名為“廣西師范學院民族民間文化研究所”,本專業碩士授權點于2002年12月獲批。2004年開始正式招生。2003年開始招收培養民俗學碩士研究生,2007年成為廣西高校文科重點建設學科,2010年正式成為重點學科。目前,該學科現有專任教師39人,其中正高職稱12人,副高職稱15人,博士8人,在讀博士2人,兼職人員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近年來,承擔和完成國家級社會科學研究課題8項,省部級課題9項,出版專著21部,發表學術論文84篇。曾獲廣西“銅鼓獎”4項,省部級獎5項。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步形成了廣西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研究、南方習俗與現代化研究、信仰民俗學研究、民俗學與文化產業開發研究四個比較穩定且頗具影響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中國女神》、《臺灣民間文學》、《壯族麼文化研究》、《壯族社會民間信仰研究》、《現代民族學》、《歌謠的魄力》、《佛學邏輯比較研究》、《悅城龍母信仰研究》、《中國佛教社會思想研究》等標志性成果。目前正立足“南方”,面向東南亞,突出少數民族特色,在此基礎上形成民俗學三級學科中“區域民俗學”、“應用民俗學”“民俗宗教學”等學科優勢。目前,有關部門在民俗學科掛牌建立的有“廣西民俗學會”、“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研究中心”、“廣西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學科成員中,過偉教授是中國民俗學界的知名學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黃桂秋教授是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王光榮教授是廣西民俗學會會長。
二、學科優勢與特色
與同類學科相比,我們的優勢:一是生源的多民族、多省區。二是學科兼容性強。三是學術隊伍由多民族高學歷人才構成。目前本學科已經形成的較穩定且具特色的四個方向,在國內高校中的影響正在擴大,尤其是“區域民俗學”和“信仰民俗學”或是廣西獨有,或在廣西處于領先地位,前景看好。目前,本學科形成四個比較穩定的研究方向:廣西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研究、南方習俗與現代化研究、民族民間宗教信仰習俗研究、民俗學與文化產業開發研究。
廣西師范學院民俗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是原廣西師范學院黨委書記現為廣西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于瑮教授。主持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方向,她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中越邊境地區民族文化多樣性與和諧社會構建研究”、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課題“中越邊境文化藝術考察研究”和廣西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文化轉型與廣西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建設研究”,對中越邊境地區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廣西特色文化發展研究等方面,都作了獨到的探索。出版了《南行邊關——中越邊境民族文化藝術考察札記》、《中越邊境民族文化藝術考察研究》等著作,并榮獲廣西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發表了《民族文化建設三大主題》等學術論文近40篇,被《新華文摘》轉載一篇,在國內具有較大的影響。
廣西信仰民俗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黃桂秋研究員,是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專家評委會成員。已出版《水族故事研究》、《壯族歌謠與民俗文化》、《布洛陀尋蹤》、《桂海越裔文化鉤沉》等著作,發表論文48篇。近年他主持翻譯的《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注》(1-8卷)出版后,被譽為壯族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最近出版的《壯族麼文化研究》、《壯族原生型民間宗教調查研究》、《壯族社會民間信仰研究》等著作,填補了壯族民間宗教信仰專題研究的空白,奠定了他在廣西民族民間宗教信仰研究的領先地位。近年,黃桂秋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廣西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與和諧社會研究》已結題,廣西社科研究“十一五”規劃項目《壯族巫文化考察與研究》課題結題時被評為優秀等級。
廣西民俗宗教文化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黃志強博士、教授是廣西高校百名學科帶頭人之一,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二項和廣西社科基金多項課題,主要從事廣西民俗宗教文化及中國佛教史研究,近年來獨著和與他人合著了《近現代居士佛學》、《佛學邏輯比較研究》等四部專著,在廣西民俗宗教文化、佛教史與佛教邏輯研究方面見解獨特,獲得多項科研獎勵。他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佛教邏輯的現代研究”被評為“優秀”的結項課題。發表160多篇學術論文,其中46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心刊物全文轉載。曾獲得第一屆全國青年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1項、廣西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2項、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廣西優秀教材成果二等獎和廣西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等9項省級以上獎。
文化產業研究方向帶頭人是何穎教授,民俗學碩士生導師,廣西師范學院社會熱點調查研究中心負責人。廣西中國—東盟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廣西先進文化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廣西民族研究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中國民俗學會、中國東南亞研究會會員。近年來,主持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從國家戰略高度構建中國—東盟文化交流中心》(08XGJ003,2008年),另主持省廳級課題5項,參與課題8項,發表論文20多篇。他依托中國-東盟博覽會,對中國—東盟文化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開辟了“博覽會文化研究”的領域,在博覽會文化特性、文化系統、博覽會文化力及其對廣西文化發展的影響方面,有較為深入的研究,發表了一系列論文,被權威的人民網、新華網以及其他專業網站轉載,并被廣西日報等媒體分篇連載,主要觀點被新華社、廣西電視臺等媒體的進行專訪和報道,產生較大反響,成為博覽會理論研究較有影響的研究者,對于推動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合作的發展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除了學術帶頭人以外,導師成員中,劉亞虎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南方室主任,其主要成果《南方史詩論》《荒野上的祭壇》《神話與詩的“演述”》等奠定了他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神話史詩研究中的權威地位。王光榮研究員是廣西彝族文化研究的專家,出版了《彝族歌謠探微》、《通天人之際的彝巫臘摩》、《那坡彝族開路經》、《歌謠的魅力》、《現代民族學》、《弓場神韻》等著作。參與起草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和《廣西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總體規劃》等。以上學術骨干及其研究成果,已形成顯著的學科優勢和鮮明的學科特色,在國內學術界已有一定的影響。
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民俗學專業簡介
本專業隸屬于法學門類下的民族學學科,授法學碩士學位。主要培養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扎實專業基礎的民俗學學科專門人才,要求系統、全面地掌握民俗學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比較熟練地運用現代田野調查方法,具有較為合理的知識結構與較強的認知能力,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承擔民俗學以及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及其他有關業務工作的能力;也可在相關的黨政管理、新聞出版、文化宣傳各部門工作。設有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研究、民俗與旅游研究、比較民俗學研究、歷史民俗學研究等四個研究方向。主要開設中國民俗學、文化人類學、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原著選讀、民族學概論、中國少數民族通論、民俗文化旅游研究專題、民族古籍與文獻整理、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等專業課程。本專業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2人,大都具有博士學位,形成了一支結構比較合理的學術隊伍,主要導師有廖國一教授、李天雪教授、黃振南教授、吳曉山副教授等。本專業導師目前承擔著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廣西哲社規劃基金項目等10余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擁有中外文專業藏書10萬余冊,中外文專業期刊100余種,可為研究生學習和科研提供便利條件。廣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專業介紹:民俗學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西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19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文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3]法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3]社會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_01南方習俗與現代化研究 _02民族文化與產業化經營 _03民俗旅游文化 _04信仰民俗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10民俗學概論;④801民間文藝學 | |
備 注: |
筆試科目:民族學概論 同等學力考生復試加試科目:①社會學概論;②中國文化概論 |
民俗學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專業點分布
專業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2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3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4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5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6 | 10280 | 上海大學 | A- |
7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學 | B+ |
8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9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10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11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12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3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14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 B |
15 | 10294 | 河海大學 | B |
16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17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18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19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B |
20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B- |
21 | 10034 | 中央財經大學 | B- |
22 | 10053 | 中國政法大學 | B- |
23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24 | 10533 | 中南大學 | B- |
25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學 | B- |
26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27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C+ |
28 | 10345 | 浙江師范大學 | C+ |
29 | 10357 | 安徽大學 | C+ |
30 | 10610 | 四川大學 | C+ |
31 | 10651 | 西南財經大學 | C+ |
32 | 10673 | 云南大學 | C+ |
33 | 10285 | 蘇州大學 | C |
34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C |
35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36 | 10635 | 西南大學 | C |
37 | 10672 | 貴州民族大學 | C |
38 | 10712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C |
39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40 | 10166 | 沈陽師范大學 | C- |
41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C- |
42 | 10418 | 贛南師范大學 | C- |
43 | 10542 | 湖南師范大學 | C- |
44 | 10681 | 云南師范大學 | C- |
45 | 10742 | 西北民族大學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