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福建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調劑信息
更新時間:2022-03-29T14:47:33 編輯:考研派調劑中心

Add 福建工程學院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學校省份:福建
學校名稱:福建工程學院
學院名稱:暫無
專業名稱:材料科學與工程
專業類型:學碩/專碩
學習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
招收人數:5
發布渠道:網絡發布
原文鏈接:暫無
聯系方式: 點擊查看
95%的同學還閱讀了:
添加福建工程學院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添加微信查詢:福建工程學院考研復試真題.PDF>>
添加微信查詢:福建工程學院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添加微信查詢:福建工程學院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添加微信查詢:福建工程學院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調劑要求信息:
2022福建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調劑信息:福建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晶界工程研究團隊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一、招生專業
晶界工程研究團隊擬招收材料,機械、環境等相關學碩研究生。具有較好晶體學、機械、物理學和材料學基礎知識、或具備較強計算機編程能力的考生將優先考慮。
二、學制
全日制學術型、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學制三年
三、條件
達到國家研究生復試A類分數線以上,報考專業與我校招生專業相同或者相近均可調劑我院(考研科目中必須要有數學)
四、團隊負責人簡介
王衛國,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閩江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福建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理事及掃描電子顯微學(EBSD)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體視學學會材料科學分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化檢驗分會委員,福建省電子顯微鏡學會副理事長。王衛國教授于1988年畢業于蘭州大學物理系金屬物理專業,分別于1994年和1998年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獲得核材料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2003年起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2006年破格晉升為教授,2008年起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大學);于2000年10至2001年3月在日本國立金屬材料研究所(NRIM,現為日本國立物質結構研究所或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簡稱NIMS)開展合作研究,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在清華大學訪學,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訪學。王衛國教授從2004年開始晶界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至今,已先后主持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5項面上項目,1項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目前在研項目主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中央引導地方高校科技發展專項項目1項,重要橫向項目2項,研究總經費350萬元。王衛國教授在Crystal Growth & Design, Scripta Materialia,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Materials & Design,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中國科學,物理學報和金屬學報等國內外主流學術期刊發表晶界工程方面的學術論文70多篇;擔任第六屆國際先進材料加工與制造學術大會(THERMEC’2009,Berlin)晶界工程分會主席,第十屆國際先進材料加工與制造學術大會(THERMEC’2018,Paris)晶界及界面結構與特性分會主席,擔任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 Design、Ceramic International、Philosophical Magazine、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等國際主流學術期刊審稿人;在國際會議上做邀請報告4次,在國內學術會議上做大會邀請報告3次;
五、研究團隊簡介
本團隊主要開展面向電池工業、核電技術、石油化工和航空航天領域的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功能材料晶界工程研究,涉及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鎳基超合金、銅合金、超高強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和高熵合金等先進金屬材料,氮化硅、氧化鋁和氮化硼先進陶瓷材料以及鈦酸鋇系列先進功能材料。本團隊主要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背散射衍射儀、X射線衍射儀、原子力顯微鏡、納米壓痕儀、動態熱機械分析儀、萬能材料試驗機、高溫蠕變儀、電化學工作站、材料計算模擬軟件和界面結構分析五參數法等先進設備和手段主要研究材料的晶界結構與特性,系統研究化學成分和加工方法與晶界特征分布的相關性,重點研究奇異晶界和近奇異晶界的形成機理和演變規律,為晶界相關材料組織設計及性能優化提供新原理和新方法。本團隊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實驗師2人、其他輔助人員2人,團隊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成員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人。本團隊與清華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上海大學、福州大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材集團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大學、捷克科學院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有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關系。本團隊先后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項目、福建省科技攻關項目和重要橫向項目,具有多年從事晶界工程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積累,特別是近年來建立了基于晶界界面匹配的晶界特征分布表征最新方法,把晶界工程研究拓展到了體心立方金屬、六方金屬、高層能面心立方金屬、先進陶瓷材料以及多種功能材料,形成了明顯的特色和優勢,在國際上產生了一定影響,已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晶界工程知名研究團隊之一。
六、目前進行中的研究方向:
1:基于{1 1 1}/{1 1 1}近奇異晶界的超高強鋁合金晶界工程研究
2:基于{0 1 1}/{0 1 1}近奇異晶界的低Cr鐵素體不銹鋼晶界工程研究
3:海洋牧場用高氮低鎳奧氏體不銹鋼晶界工程研究
4:氮化硅陶瓷軸承球晶界特征分布與疲勞性能研究
5:氮化硅陶瓷基板顯微組織和晶界特征分布與導熱性能相關性研究
6: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晶界結構與特性分子動力學與第一性原理研究
7:超細晶和粗/細晶混搭WC/Co硬質合金界面特征分布及磨損和疲勞性能研究
8:Ni基電催化析氫材料界面結構特征及析氫機理研究
9:鐵基金屬材料的腐蝕及高溫蠕變性能研究
六、學院簡介及招生政策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請參見鏈接:https://clxy.fjut.edu.cn/,研究生招生網:https://yjsc.fjut.edu.cn/1349/list.htm
七、聯系方式:
說明:歡迎有調劑意愿的同學請將姓名、考研分數(請注明是數學一還是數學二)、聯系方式、個人的簡介等發送到我們的郵箱或直接跟我們聯系,聯系方式如下:
聯系人1:陳老師,郵箱:gxchensong@126.com 收到郵件24小時內必回
聯系人2:徐老師,郵箱:2159988962@qq.com
—――晶界工程研究團隊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一、招生專業
晶界工程研究團隊擬招收材料,機械、環境等相關學碩研究生。具有較好晶體學、機械、物理學和材料學基礎知識、或具備較強計算機編程能力的考生將優先考慮。
二、學制
全日制學術型、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學制三年
三、條件
達到國家研究生復試A類分數線以上,報考專業與我校招生專業相同或者相近均可調劑我院(考研科目中必須要有數學)
四、團隊負責人簡介
王衛國,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閩江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福建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理事及掃描電子顯微學(EBSD)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體視學學會材料科學分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化檢驗分會委員,福建省電子顯微鏡學會副理事長。王衛國教授于1988年畢業于蘭州大學物理系金屬物理專業,分別于1994年和1998年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獲得核材料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2003年起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2006年破格晉升為教授,2008年起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大學);于2000年10至2001年3月在日本國立金屬材料研究所(NRIM,現為日本國立物質結構研究所或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簡稱NIMS)開展合作研究,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在清華大學訪學,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訪學。王衛國教授從2004年開始晶界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至今,已先后主持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5項面上項目,1項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目前在研項目主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中央引導地方高校科技發展專項項目1項,重要橫向項目2項,研究總經費350萬元。王衛國教授在Crystal Growth & Design, Scripta Materialia,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Materials & Design,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中國科學,物理學報和金屬學報等國內外主流學術期刊發表晶界工程方面的學術論文70多篇;擔任第六屆國際先進材料加工與制造學術大會(THERMEC’2009,Berlin)晶界工程分會主席,第十屆國際先進材料加工與制造學術大會(THERMEC’2018,Paris)晶界及界面結構與特性分會主席,擔任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 Design、Ceramic International、Philosophical Magazine、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等國際主流學術期刊審稿人;在國際會議上做邀請報告4次,在國內學術會議上做大會邀請報告3次;
五、研究團隊簡介
本團隊主要開展面向電池工業、核電技術、石油化工和航空航天領域的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功能材料晶界工程研究,涉及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鎳基超合金、銅合金、超高強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和高熵合金等先進金屬材料,氮化硅、氧化鋁和氮化硼先進陶瓷材料以及鈦酸鋇系列先進功能材料。本團隊主要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背散射衍射儀、X射線衍射儀、原子力顯微鏡、納米壓痕儀、動態熱機械分析儀、萬能材料試驗機、高溫蠕變儀、電化學工作站、材料計算模擬軟件和界面結構分析五參數法等先進設備和手段主要研究材料的晶界結構與特性,系統研究化學成分和加工方法與晶界特征分布的相關性,重點研究奇異晶界和近奇異晶界的形成機理和演變規律,為晶界相關材料組織設計及性能優化提供新原理和新方法。本團隊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實驗師2人、其他輔助人員2人,團隊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成員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人。本團隊與清華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上海大學、福州大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材集團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大學、捷克科學院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有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關系。本團隊先后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項目、福建省科技攻關項目和重要橫向項目,具有多年從事晶界工程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積累,特別是近年來建立了基于晶界界面匹配的晶界特征分布表征最新方法,把晶界工程研究拓展到了體心立方金屬、六方金屬、高層能面心立方金屬、先進陶瓷材料以及多種功能材料,形成了明顯的特色和優勢,在國際上產生了一定影響,已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晶界工程知名研究團隊之一。
六、目前進行中的研究方向:
1:基于{1 1 1}/{1 1 1}近奇異晶界的超高強鋁合金晶界工程研究
2:基于{0 1 1}/{0 1 1}近奇異晶界的低Cr鐵素體不銹鋼晶界工程研究
3:海洋牧場用高氮低鎳奧氏體不銹鋼晶界工程研究
4:氮化硅陶瓷軸承球晶界特征分布與疲勞性能研究
5:氮化硅陶瓷基板顯微組織和晶界特征分布與導熱性能相關性研究
6: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晶界結構與特性分子動力學與第一性原理研究
7:超細晶和粗/細晶混搭WC/Co硬質合金界面特征分布及磨損和疲勞性能研究
8:Ni基電催化析氫材料界面結構特征及析氫機理研究
9:鐵基金屬材料的腐蝕及高溫蠕變性能研究
六、學院簡介及招生政策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請參見鏈接:https://clxy.fjut.edu.cn/,研究生招生網:https://yjsc.fjut.edu.cn/1349/list.htm
七、聯系方式:
說明:歡迎有調劑意愿的同學請將姓名、考研分數(請注明是數學一還是數學二)、聯系方式、個人的簡介等發送到我們的郵箱或直接跟我們聯系,聯系方式如下:
聯系人1:陳老師,郵箱:gxchensong@126.com 收到郵件24小時內必回
聯系人2:徐老師,郵箱:2159988962@qq.com

以上福建工程學院考研調劑信息僅是“考研派考研調劑中心”公眾號和“考研調劑中心小程序”里調劑信息的一部分舉例,因為系統限制更新的福建工程學院考研調劑信息請到我們的公眾號和小程序里進行篩選查看,還可以訂閱。考研調劑中心還有歷年調劑分數線、調劑一志愿去向和福建工程學院考研調劑生源來源,非常有價值。
福建工程學院考研調劑信息來自我們的調劑小程序。更新的信息,微信搜索【考研派考研調劑中心】公眾號菜單里可免費使用【考研調劑小程序】查看【福建工程學院最調劑信息】【福建工程學院調劑分數線】【福建工程學院調劑生源來源】【福建工程學院調劑去向】等珍貴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