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

更新時間:2022-05-21 11:59:4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西南民族大學
Add 研究生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 西南民族研究院有悠久的學術傳統和深厚的人文積淀, 西南民族學院1951年創立伊始,為了服務于解放西藏、穩定云南邊疆和經營四川藏彝族地區,即在校內建立了“民族研究室”,專門從事對西南少數民族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方面的研究,著名民族學家李安宅、吳澤霖、任乃強等均在此從事過教學科研工作。目前學院形成了結構較為合理,以民族學一級學科為核心的民族研究學術骨干隊伍。現有教職工80人,其中正高職稱2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2人,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6人,國家民委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7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3人。現有1個省部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4個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省部級研究基地、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廳級研究基地、1個共建研究基地、1個校級研究基地、2個省級研究所機構和若干校級研究所。面向未來,西南民族研究院將緊緊圍繞學校“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努力建設成為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為一體的高層次學術平臺和研究基地。

   西南民族研究院已形成了以民族學一級學科為中心,包括民族學、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國少數民族經濟、中國少數民族史、宗教學、民俗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中國少數民族古典文獻學、藏學、彝學等10個二級學科相互協調發展的學科結構。民族學是四川省重點一級學科。民族學、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國少數民族經濟、中國少數民族史、宗教學5個學科是四川省重點二級學科,其中民族學同時也是國家民委重點二級學科。 200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我校與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聯合申報并共建了民族學博士點,并于2004年開始招生。2006年,經批準我校又在西南民族研究院設立了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博士點。通過不斷的努力和發展,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也在2010年獲得了正式批準,目前設有民族學、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國少數民族經濟、中國少數民族史、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藏學、彝學等7個博士點。2009年9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正式批準在我校設立民族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0年,民族學博士后流動站開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目前,西南民族研究院是四川省唯一涵蓋民族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權及博士后流動站的學科點,布局比較完整,為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南民族研究院努力踐行學校“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的辦學宗旨”,研究主要以西南少數民族尤其是四川藏、彝、羌為研究對象,區域特色明顯;研究領域涉及歷史與現狀、理論探索與文獻考訂,在民族地區社會變遷、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民族地區災后重建、民族宗教與社會穩定等方面的研究,逐漸形成了較明顯的優勢。西南民族研究院堅持理論與應用結合,十分注重應用性研究,強化社會服務功能,尤其針對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智庫作用。近年來,一批專家學者積極開展針對民族地區發展中的一些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多項,有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領導人的批示,和各級政府的采納,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院://mzyjy.swu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