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專業課vs公共課
為你免費答疑


考研的孩子們普遍面臨的考研科目分為公共課和專業課,那么兩者孰輕孰重?如何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獲得最理想的成績,不同院校不同專業考生的科目不同,但在復習過程中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下面就分析一下二者的優化問題,可借鑒一下方案。
一、優勢科目更突出,基礎科目無差距
現在很多自主命題的學校進入復試的標準是參照初試總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考過程中,專業課和公共課都不能偏廢。同學們在備考初期可以仔細分析自己的優勢科目,并據此來安排各科的時間劃分,最后要保證優勢科目更突出,基礎科目與別人無大差距。公共課主要是政治、英語和數學這三科。在備考初期,如果政治沒有大問題,就可以先著手復習數學英語和專業課,等到中后期再加上政治。如果政治不是很好,也不要在初期把精力完全放在政治上,可以在中后期大量的刷題,總結并背誦大題來提升政治成績。
二、跨考考生攻專業,政治英語莫偏廢
對于跨專業考研的考生來說,專業課是在備考過程中相較非跨考考生的一項劣勢,所以更要多在專業課上下功夫。此外,有些學校的專業進入復試的標準是專業課成績,公共課只需要通過國家線就行,這種情況也需要我們主攻專業課。舉個栗子,近幾年北京外國語大學(微博)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進入復試的標準是要求達到專業課的分數線239分,2016年分數線更是上升至241分,但政治英語只需超過國家線即可。
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專攻專業課、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專業課上,同時也要每天拿出一定時間來看政治和英語。雖然現在考研政策有變動,允許對公共課沒過國家線的同學破格錄取,但是這個條例的實際應用卻有很嚴苛的要求。所以同學們還是不要過多地寄希望于這項政策。也有同學在沒有弄清學校的具體錄取政策前就著手復習,以至于時間分配不當,最后與理想院校失之交臂。
三、公共課重視基礎,專業課體現能力
根據調研,很多同學的弱勢科目集中在公共課中的英語和數學上,而這兩科的弱勢往往會在總成績中有很大的體現,甚至有可能影響你的錄取。因為這兩科首先考察的是學科基礎,可能在選擇專業時,你可以巧妙地避開自己的弱項,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但在公共課上無論是否擅長,你往往無從選擇。所以,在備考初期,英語或數學不太好的同學不能完全地均衡分配時間,而是要想辦法補短板,給弱科多一點時間,以縮小和其他同學的差距。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的考生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集中精力補齊短板,全面發展,在考研中取得勝利!